昵称:lovemengjing 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广州分院 来源: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邮编:560030 时间:2011-08-23
郭工,你好,麻烦你个问题,我最近在学习超高文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超高缓和段计算公式L=B*I/p这个公式中的B到底应该怎么取,有些书中讲的是旋转轴到行车道外侧路缘带的宽度,而路线设计细则中(总校稿)中讲的是旋转轴到硬路肩外侧边缘的宽度。那我们设计时究竟该取到哪一点?如果是到路缘带边缘的话,那么就没有考虑外侧硬路肩的超高啊,相当于它还是维持原来向外侧倾斜的坡度,没有单独给它设置过渡段那么硬路肩的超高是怎么过度到和行车道一样的。路线设计细则中的比较好理解,但是我看到的纬地生成的超高文件好像和取到硬路肩边缘算出来的值相差比较大。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处理了,希望郭工能给解答一下,谢谢了。
你好!
关于超高计算公式的B值计算以及硬路肩超高在此前回复中已经多次讨论过的,你有时间可以搜索“超高过渡”关键字查看一下以前的回复,你所说的计算差异估计就是在B值取值上不同吧。硬路肩一般是和行车道同坡的,即使略有不同也是在超高过渡之前的抬肩过程完成过渡,然后随行车道一起进行超高过渡,硬路肩至最大超高横坡5%时停止超高,此时行车道继续超高旋转至全超高横坡,这和目前发布实施的路线规范中的要求是一致的。另外,关于你说的设计细则总校稿中的相关规定并不属于正式发布实施的内容,在后来的审定稿中也取消了这样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