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lichimou 单位: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来源:地址:武汉市汉阳龙阳大道特8号邮编:430051 时间:2009-09-18
想问问纬地技术指标表2004, 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绕中线旋转的超高渐变率为1/200,程序算出的超高缓和段所需长度75,长度 70,请问,我在技术指标表2004公路超高渐变率表中,改80 中线 200 为175,然后运行设计向导,程序算出的超高缓和段所需长度会有所改变么?
你好! 超高加宽过渡段计算长度就是根据技术指标2004中的超高渐变率等参数进行计算的,渐变率和过渡段长度是成反比的,渐变率(1/n)越大则所需过渡段长度越小。如果将技术指标中的超高渐变率由1/200改为1/175,那么计算出来的过渡段长度肯定会缩短的。
昵称: 单位:学校 来源:地址:邮编:410000 时间:2009-09-19
请问:有没有纬地的详细的教学光盘啊!
你好! 请在本网站注册一个用户名,登陆后就可以在“下载升级”页面自行下载所需的主线设计和立交设计等各种视频演示教程以及电子版系统教程了。
昵称:zhjlovezxl 单位:个人用户 来源:地址:重庆荣昌县仁义镇石梯子村2组124号邮编:402460 时间:2009-09-20
郭老师,我是湖南长沙路桥公司的。我想请问你我已经把全线的路线图借助纬地主线平面设计和立交平面设计绘制出来啦 ,但我在重新装系统时忘记备份把平面数据丢失啦,如何可以转换过来呢
你好! 如果只是丢失了平面交点数据文件或者是平面曲线数据文件,可以使用“平面数据转换--JD转换PM(或PM转换JD)”功能,即可得到另外一个数据文件。如果没有数据文件,只是保存了路线图,则可以使用主线平面设计或立交平面设计的拾取功能,根据路线图拾取得到平面数据文件或者是平面交点文件。
昵称:YTJL 单位:云南元土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贡码头迎海路金都商集1栋邮编:650001 时间:2009-09-17
还有个问题是,斜交正坐的涵洞和斜交斜做的涵洞洞口八字墙应该怎么修改?是不是试用版没这个功能?
你好! 对于斜交正做和斜交斜做的涵洞洞口,都是直接打开左右洞口参数进行编辑就可以了。系统对于斜交正做的洞口,是自动计算因正做引起一侧八字墙抬高后的尺寸。
昵称:元土监理公司 单位:云南元土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贡码头迎海路金都商集1栋邮编:650001 时间:2009-09-17
感谢贵公司回答我前几天提过的问题。我修改了资料以便于联系。 1、贵公司说如果要修改涵洞的材料要在数据库里修改,请问如何修改,试用版可以修改吗?
你好! 新增材料名称可以在数据库中自行添加的,使用access程序打开涵洞安装目录中的“涵洞计算数据.mdb”文件,接着打开“材料信息”数据表,就可以增加新的材料名称,然后启动涵洞系统,即可选择使用新的材料。
昵称:cjrboy 单位:陈金 来源:地址:福建省永安市解放路568号邮编:366000 时间:2009-09-17
三级路中纬地自动生成的横断面控制标高中,中桩标高与右边桩标高重叠在一起,这个如何解决
你好! 纬地系统中,横断面绘图是根据不同的出图比例自动设置合适的字高,对于三级路的路幅宽度,一般是不会发生标注重叠的问题,你可以试着输入不同的出图比例再试试。另外,横断面图中标注的中桩标高和边桩标高分别位于不同图层,你也可以将边桩高程的图层关闭掉即可。
昵称:wl 单位:潍坊市公路局公路勘察设计院 来源:地址:邮编: 时间:2009-09-17
纬地软件如何计算任意桩号上任意距离的点坐标,如何批量计算边桩坐标
你好! 使用“坐标高程”的工具就可以计算任意桩号、任意角度和距离的点坐标,还可以计算出路面上任意点的设计高程。对于左右边桩坐标的批量计算,可以使用输出逐桩用地表的命令进行输出即可。
昵称:zaizai 单位:宁波交通设计研究院 来源:地址:宁波市宋诏桥路邮编:315192 时间:2009-09-16
你好! 1、做市政路时,参数文件中超高数据是这样 -3.00 -2.00 -2.00 0.000 -2.00 -2.00 -3.00 -3.00 -2.00 -2.00 3138.608 -2.00 -2.00 -3.00 市政路是三幅路,为什么横断面出图后半幅横坡变为 +1% -2% -2% ?应该是-3% -2% -2% 啊??? 2、还有就是市政路光行车道超高吗?非机动车道超不超高? 3、还有就是我不想要公路界碑牌子,想去掉它,应该怎么做?我控制参数里输了宽度0,它还是有?
你好! 已经通过电话和你联系了解了具体的问题。 1、你所说的横坡变为+1%指的是人行道的横坡,人行道横坡是在控制参数的附加板块中进行设置的,而不是在超高数据文件中定义的。你也可以在运行设计向导时设置项目类型为城市道路,然后在标准横断面示意图中定义各板块的横坡。 2、一般都是行车道才会考虑超高,你可以参考采用公路指标中相近的参数进行超高设置。对于非机动车道综合考虑交通工具、行驶速度等是不需要设置超高的。 3、对于公路用地界的设置,是在“横断面设计绘图”的绘图控制选项中进行设置的,不勾选用地界选项,横断面图中就不会标注出用地界的。控制参数中用地界的宽度分别是指距离挖方坡口填方坡脚的水平距离。
昵称:bj_bear 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来源:地址: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4#2-402邮编:250031 时间:2009-09-14
1、即使做好了横断面设计,在生成用地图后还是要手动修改的,目前主要修改的内容是:桩号重叠或加密、桥头用地、改路改沟或其他新增用地,其中,桩号重叠或者太疏密的问题,我在上次的第3条中已经提及,关于桥头用地的问题希望改善一下,目前的程序没有考虑锥坡的用地;改路改沟及其他用地标注的问题就是我上次的第6条提及的,个人觉得这个功能还是有用的,能够提高设计者的工作效率。 2、纵断图批量绘图的问题:“在批量绘图时,由于每一幅图的高程变化情况不同,其标尺控制高程是根据设计高程和地面线高程情况由系统自动判断的。”建议改为由用户自己决定设计线和地面线之间的距离和智能判断两种选择,这样岂不更加人性化?呵呵 3、关于超高的问题:现在要求超高渐变段的起点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5500(时速120),像这种情况在目前的设计模式中就无法得到满足,我上次的第4条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提,希望解决。 4、关于总体图路基和桥接头的问题:这个在总体图绘制时需要手动修改的地方较多,希望通过程序克服,当然这个的确是有难度,只作为一种期望吧,呵呵,毕竟咱是希望纬地更加强大啊
你好! 感谢您再次发送软件改进建议和我们进行讨论。 1、对于用地图桩号重叠的问题,在上次回复中已建议使用“标注桩号取舍位置”的两个判断条件来综合进行取舍设置。该功能是我们为了适应用户使用不同比例、不同桩号间距情况下的绘制用地图而特别开发的,通常通过调整控制采参数,均会一次性标注到较为合适的程度的。会解决有的项目桩号距离密集、而有的项目则比较稀疏,这样如果全部标注有时会过密、而有时则显得过于稀疏等问题。但对于因为锥坡、改路改沟等引起的用地位置,可能还是需要手工进行标注的。我们建议可以使用智能标注的工具,我们也会考虑在以后版本中增加自动标注用地数据的工具。 2、在进行纵断面批量绘图时,系统是根据分图后每一幅图形的最大最小高程自动确定标尺的最低高程位置,该过程由系统控制判断可以精确控制出图位置并且出图效率很高。如果批量出图这个过程由人工来判断则是很费时的,因为由于地形起伏的无规律性,需要逐张图纸先预分图查询最大最小高程,然后判断确定每一张图的标尺高度并完成输入后才可以输出一张图。所以,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项目,我们还是建议使用自动批量绘图进行绘图,这样绝大多数图纸的高程断高均会是比较合适的。某一两页图纸觉得不够合适,则再使用区间绘图功能,自行指定标尺下缘的位置绘图进行替换就可以完成了。因为系统提供的“区间绘图”的功能在进行区间绘图时,你可以输入标尺的控制高程来确定图形输出的位置的。而对于你的建议:纵断面设计线与地面线之间的距离是纵断面设计成果所确定的了,不能再另行指定吧。 还有,在地形起伏较大、纵断面图纸中高程断高过于频繁时,适当改变图纸的纵向比例尺会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的。比如将通常的纵向比例从1:200调整为1:400,这样许多断高均可以取消了。 3、根据现行路线规范中对于超高过渡段在较长缓和曲线内过渡的规定,已经取消了关于超高起点宜设在曲率半径大于不设超高半径处的规定,在进行超高过渡段计算时主要应考虑过渡段的纵向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以满足路基排水的要求,并且全超高断面应放置在HY或YH位置。纬地系统在自动进行超高加宽过渡计算时,已经根据各种情况进行了自动判断处理,在已经完成的过渡段计算列表中,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过渡段位置以及长度进行调整,如附图所示。 对于我们现在讨论的情况,显然是缓和曲线较长,超高过度仅仅需要在其中一部分来完成的情况。考虑过度从5500米半径(不设置超高的曲率半径)的位置开始,与靠近HY(或者YH)点设置过渡段的做法实际上基本是相同的结果的。试想,如果从5500米的位置开始直到HY点位置,过度长度不够超高所需要的长度又该如何处理呢? 或者过度结束点距离HY点仅仅剩余几米时,又该如何处理呢? 在开发软件设计向导的自动超高、加宽过度功能时,上述情况我们也是做了综合考虑的。 另外,设计向导是一个帮助用户快速按照规范的通常要求设置超高加宽等等参数的辅助性工具功能,能快速设置好绝大部分曲线的参数,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了。我们可以根据你的建议继续加强设计向导的自动化程度。 4、一般在斜交桥梁的位置会存在这种情况。系统在绘制总体布置图时是根据横断面三维数据进行绘制的,而横断面都是按照路线法线方向绘制计算的,所以输出的边坡示坡线也是按照法线方向绘制。对于斜交桥头范围的总体图目前还是需要手工做些处理的。 非常感谢你反馈来具体的问题给我们,实际上在给您回复之前,我们自己也是先做了又一次讨论的。欢迎继续讨论。
昵称:wl 单位:山东潍坊公路局交通勘察设计院 来源:地址:邮编: 时间:2009-09-15
进行互通立交设计时,如何输出匝道与主线、匝道与匝道交接部位的准确横断图和土石方数量表。比如A、B匝道在A匝道A0+050处与B匝道某个断面交接,绘制A匝道横断图和输出A匝道土石方计算表时,应该从交界处断开,只保留A匝道部分的断面面积,才能计算准确的A匝道土石方数量,那么如何操作才能只保留计算属于A匝道部分的数量呢?
你好! 纬地系统对于立交连接部位置的横断面是可以自动完成处理的。在连接部大鼻端之前的路基部分,匝道之间(如A匝道和B匝道)的路面系还是一个整体并没有分离,系统在输出横断面图时是根据各自横坡及宽度按照整体式路基进行计算绘图的,通常此部分工程数量是计入主线或主匝道当中的。对于大鼻端之后路面已经分离但路基边坡相交的情况,可以使用纬地系统提供的“分离式路基处理”功能自动搜索计算出边坡相交位置并裁减边坡(如附图所示),然后使用“横断面修改”工具即可完成各自匝道(A或B匝道)工程数量的计算刷新。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三维数字化、协同化CAD解决方案供应商